江苏农垦岗埠农场:科技大棚孕育“智慧番茄”
发布日期:2025-05-07 浏览次数:
初夏时节,走进江苏农垦岗埠农场高效农业示范园的31号温室大棚,一股浓郁的番茄清香瞬间扑鼻而来。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大棚内,“玖番”等三种不同品种的番茄在人工智能精心调控的适宜环境下长势喜人,每一株番茄苗都是枝繁叶茂,已经开始结出嫩绿的果实。
科技改造助力番茄生长
“这里可是我们的宝贝大棚!”科技大棚管理员王斯达自豪地介绍道。这个大棚在去年进行了全面的科技改造,引入了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系统,实施精准的水肥、温度调控,从而让番茄在最佳的生长条件下茁壮成长,种出令人怀念的“儿时的味道”。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番茄苗的叶片蒸腾作用也日益增强,对养分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个时候,科技可就派上了大用场!”王斯达笑着说。他指着大棚内的一排排传感器说,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一旦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智能管控系统便会立即启动湿帘、循环风机等设备,为大棚进行降温。“前几天大棚内温度一度达到了32º,对处于坐果期的番茄花成果非常不利。通过实时监测,大棚通过电脑自动关闭了风口,启动了湿帘和循环风机,通过气压差进行内外循环。”王斯达介绍,这一过程仅需五分钟,就能将大棚内的温度降低5℃,确保番茄在最佳的温度环境下生长。
“黑科技”引领农业智能化
通过科技改造,这座大棚迈向了智能化生产的新阶段。王斯达一边查看番茄长势一边介绍,智能管控系统不仅能够根据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进行环境参数监测和自动调节,还能够结合物联网,对大棚内的农作物进行全方位的“照顾”。
“15℃—25℃的环境最适宜番茄生长。”王斯达指着大棚内的智能显示屏说。在这块显示屏上显示着大棚内的实时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以及智能管控系统根据这些数据做出的自动调节指令。外遮阳、内保温、天窗、湿帘、循环风机等设备均由电脑智能控制,实现了对大棚内温、光、水、肥、空气等环境因素的全面调节和优化。
“这个数据是每5分钟更新一次,记录温度、湿度、光照、土壤pH值等信息。”王斯达介绍,想种出口感好、糖分足的水果番茄,必须进行智能控温,在挂果期营造适宜的昼夜温差。这座科技大棚,可以利用地下水循环进行增温、降温等操作,让番茄既好看又好吃。
眼下,大棚里的番茄长势良好,一颗颗智慧番茄在科技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接下来,园区将持续加强科技大棚的管理运行,让科技为番茄生长赋能,打破夏季种植番茄没有口感的技术壁垒,让“儿时的味道”走上夏日消费者的餐桌。(徐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