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服务中心:烘干线上的值夜人
发布日期:2024-10-18 浏览次数:
随着“三秋”大幕的拉开,全场上下行动起来,围绕“秋收、秋种、秋管”,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接下来,请跟随镜头,看看他们在一线的风采。
深秋,夜凉如水,忙碌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梦乡。走进岗埠分公司的综合服务中心,依旧车来车往、灯火通明。在综合服务中心的烘干线上,4组夜间值班人正在忙碌着,他们的目标很统一,那就是确保粮食安全。
在4号线上,值班人员包元虎、王博、董鸿钰三人正在烘干车间忙碌着,他们对杂交水稻烘干情况进行抽检,仔细记录在值班日志上,并根据水份情况适时调节烘干温度。“杂交水稻颗粒细长,必须严格控温,否则容易把米烘碎。”包元虎介绍说。1号线同样是杂交水稻的烘干线,来自水厂的助农人员姜文建正拿着工具进行取样。“我们按照要求,每半小时要检测一次烘干水分,如果入仓水稻水分过大,可能每十五分钟就要检测一次。”姜文建连续两年在烘干线上助农,也成了烘干线上的“专家”。
走进3号线的值班室,许苏华正和来自社区的助农人员方兆松一起操作着控制台,将玉米放入烘干仓里。“我们这条线和2号线是烘干玉米的,和烘干水稻温度可不同。”尽管已是深夜,但说起烘干技术,许苏华精神抖擞。据介绍,烘干玉米的温度在90—100℃,而水稻的烘干温度在43—45℃左右。在2号线上,来自农机总站的助农人员李方正在查看着烘干炉的温度。“没办法,工作室的温度太高了,只能穿短袖。”李方一边查看天然气炉的温度,一边笑着说。他连续多年在农忙时间参与烘干值班工作,早已习以为常。
粮食烘干线的夜班是晚七点到早七点,整整12个小时。值夜班的工作人员必须连续工作12个小时,忍受轰隆隆的机器上和高温,确保烘干正常运行。正是他们这样一群坚守粮食烘干一线的人,打通了岗埠粮食安全的“最后一米”。(徐卫)